唐诗总集。清沈德潜编。德潜(1673-1769),字确士,号归愚,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改庶吉士,时年67岁。七年,散馆,授编修。八年,迁内阁学士。十二年,命在上书房行走,迁礼部侍郎。十四年,告老归里。谥文悫。著有《沈归愚集》、《说诗晬语》,又选编《古诗源》、《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等,作为诗论规范。《清史列传》、《清史稿》有传。本书取名于杜甫“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之句,初版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其用意在于弘扬“诗教”,“去淫滥以归雅正”(《原序》),从而纠正有明“嘉、隆而后,主复古者拘于方隅,主标新者偭而先矩”(同上)之偏颇。40年后,更作增订,共得诗1928首,按诗体分类编为20卷。此即今日通行之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重订本选诗以李、杜为宗,突出唐诗阔大雄浑之主调,兼能顾及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与不同体裁之佳作,如作者自序所列举之“王、杨、卢、骆唐初一体”,“有补世道人心”之“白傅讽谕”,“委折深婉,曲道人情”之“张、王乐府”,以及“荒陊古奥,怨怼悲愁”之李贺呕心之作,入选诗人共有270人之多,于一代唐诗确有较广阔之覆盖面,能反映唐代诗坛之基本状貌。此本又为诗人补作小传,诗后附简要评释,不仅有助于论世知人,且有助于品味鉴赏,理解诗意。沈德潜在朝时深得乾隆帝礼遇,返里后值皇帝南巡仍躬迎圣驾,故其诗集、诗论与《别裁集》诸选本风靡一时,“承学者效之,自成宗派”(《清史稿》本传)。以今视之,在明、清多种唐诗选本中,此书以选材精当、篇幅适中见长。然作者信奉“诗教”、注重“格调”之观念,所选诗篇亦有徒呈空套与歌功颂德之作,而针砭时弊之佳作反有所不取。至如选入五言试帖诗多篇,且称“今为制科所需,检择佳篇,垂示准则,为入春秋闱者导夫先路”(《重订唐诗别裁序》),则最不可取。至于作品重出、误收、误属、组诗排列错误、小传及注释中引文舛误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之《前言》中,已举例辨之。清俞汝昌有《唐诗别裁集引典备注》,20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