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此诗作于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其时杜甫正携家流寓秦州(今甘肃天水)。杜甫有四弟:颖、观、丰、占。此时唯占相随,其余分散在山东、河南等地,音信杳然。诗叙怀念天涯诸弟之情,感叹战乱造成骨肉离散之苦。情从景出,明白如话,意味深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句,为上一下四读法。露无夜不白,但感在今夜;月无处不明,然心念故乡。自然景物服从于主观意念,故能震撼人心,成为千古思乡怀亲之绝唱。周敬曰:“伤心折肠语,令人读不能终篇。”(《杜诗详注》卷七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