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兵马


杜甫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祇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原注“收京后作”。此诗作年尚有歧议,一说作于肃宗乾元二年(759)二月,一说作于乾元元年(758)三月至五月,当以前说为近。其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乾元元年十月,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拔卫州(今河南新乡),叛将安庆绪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官军六十万进围城下,人皆以为朝夕可克,大有一举荡平贼寇之势。时杜甫在洛阳,闻讯而作此诗,故多欣喜愿望之语。诗凡四转韵,每韵12句,自成段落。首段述中兴诸将已光复山东(指华山以东,包括河北),捷报频传,京师一派喜庆。甚愿朝廷信赖诸将,专任朔方(指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及其朔方军),以奏光复之功。忠告肃宗勿忘战乱之苦。次段言国家赖诸将之才德,京城再现繁华。三段讥刺朝廷官爵滥赏,力斥攀龙附凤者无功受禄。极赞房琯、张镐之才干,以期朝廷起用贤相,使国家中兴。末复颂社稷中兴之象,祈盼速平叛乱,天下太平。尤其“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二句,表达渴求太平之强烈愿望,极为人传诵。此诗之基调虽意在颂扬祝祷,而居安思危,措意深婉,亦见诗人之政治见地。故北宋王安石选杜诗时,以此为压卷之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