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此诗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时杜甫初返成都。广德元年十月,吐蕃侵入长安,代宗出奔陕州。郭子仪收复京师,代宗还朝。十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三州,西川节度使高適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为吐蕃所有。杜甫于成都登楼眺望,触景伤怀,有感于吐蕃入侵之事而作此诗。三国时王粲伤乱离而作《登楼赋》,诗题取意于此。“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联,写登楼纵目远眺所见之景。锦江,即今四川成都南走马河,源自岷江,此处点明成都。“春色来天地”,犹云春色遍天地,“来”字取拟人手法,化静为动,不仅使句意活脱,且与下句“变”字对仗工稳。玉垒,山名,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此句意为:玉垒山之浮云,古往今来聚散倏忽,变幻无常。言外之意,人世变化亦如此也。此与《可叹》诗中“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寓同一慨叹。此诗寓意深至,意境宏阔,清沈德潜曰:“气象雄伟,笼盖宇宙。”(《唐诗别裁》卷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