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体名,也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仅有四句,通常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七绝。偶有六言绝句。绝句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绝句之名则大约起于南朝,相对于“连句”而言。梁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言短诗,其押韵平仄较自由,或称古绝句。“五言绝始汉人小诗,而盛于齐梁;七言绝起自齐梁间,至唐初四杰后始成调”(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相当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故唐人所作近体绝句,在诗集中亦有归属律诗者,如李汉编韩愈之《昌黎集》即是。后人亦有以为绝句乃截取律诗之半而成者,此说由归纳唐人绝句之格律形式而生,用以说明绝句来源及得名由来则未确。此外,由于唐时模仿古乐府之作已不合乐,唐代诗人大都采用绝句形式写作配乐歌唱之歌词,如王维《渭城曲》等,故绝句亦被人视作唐人乐府。唐代绝句尚有以组诗面目出现者,如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绝句漫兴九首》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