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石图


吴镇

砚池漠漠墨吐汁(1),苍髯呼风山鬼泣(2)。

涛声破梦铁骨冷(3),露影溥空翠毛湿(4)。

徂徕百亩老云烟(5),湖山九里甘萧瑟(6)。

何当置此明窗前,长对诗人弄寒碧。

本诗选自汪砢玉《珊瑚网》卷三三、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记》卷一、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七二。各书文字稍有出入,今从《珊瑚网》。

《珊瑚网》录本诗,尚有题跋云:“古泉讲师索画松,遂书此塞请也。梅花道人戏墨。”可见本诗是题写松画的诗,《郁氏书画题跋记》、《式古堂书画汇考》均题本诗为《松石图》,极是。而顾嗣立《元诗选二集·梅花庵稿》录此诗,题作《水墨梅松兰竹四友图》,很不妥当。因为《珊瑚网》录《水墨梅松兰竹四友图》,共有梅、松、兰、竹四图,又有题诗,题跋,《珊瑚网》附记云:“在纸上,长卷,分五段”。“研池漠漠墨吐汁”,是其中的一首,题写松图,看吴镇的题跋写得很清楚。

题诗采用八句七言古诗,也就是“短古”的体式写成。诗并不是从“松”落笔,却从“水墨”入手,首句状砚池墨汁浓稠,为次句写墨松张本。纸上的墨松在画家笔下迅即画成,苍松“呼风”,神气显现,形态逼真,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足以惊风雨,泣鬼神。第三、四句写画松具象。松树枝干色如铁,坚如骨,松涛声谡谡,破人好梦;露气布满晴空,松叶湿润。诗句重点摹写松树的风神、气韵。第五、六句用了两则典故,“徂徕”,用竹的典故,“九里”,用松的典故,赞扬竹与松甘老云烟、萧瑟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画家兼诗人甘老隐逸的人格的自我写照。最后两句,以诗人的愿望作结。诗人深情地表白:何时能将松画放置在我的明窗前,长期面对我,在寒凉的碧空中,摇曳枝叶,摆弄秀姿,让我在隐逸生涯中得到美的艺术享受。全诗融诗人主观情感于松画形象之中,诗思清幽,韵味悠长,洵为佳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