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
山图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1)。
纷群翠之鸿溶(2),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3)。
信夫人之好道(4),爱云山以幽求(5)。
本诗选自《全唐诗》卷八三。
陈子昂(661—702),唐代诗人,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文明元年(684)进士及第,历仕麟台正字、右拾遗,从建安王武攸宜北征,因谏议不合,徙为军曹。后为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子昂为初唐诗歌革新的先驱,反对齐梁诗风,提倡风雅兴寄,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对唐诗的健康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著有《陈伯玉文集》。
这是一首骚体诗,题写不知名画家画的山水粉图。首二句写山。诗人说,山水图上飘浮着白云,这座山好像是神女所居的巫山,一下子把读者带入神奇迷离的境界里。中间二句写水。画中浩渺宽广的水面上,众多的翠鸟在飞翔,又好像海水周转流行在蓬莱、瀛洲仙山边。上句状山水粉图中水之色彩美,下句状水之环境美。最后两句,诗人发表观画感受。他相信那位画家是一个喜爱隐居、求仙访道的人,画上的云山、烟水,正寄托他的幽栖思想和情趣。诗人揭示出画家“道寓像中”的艺术匠心。进而论之,陈子昂题这首诗,也反映了自己的追求幽居云山的志趣。这不会是他青壮年时代怀抱建功立业壮志时写下的,因此,合理的解释是,诗人愤而辞官回乡以后,观看《山水粉图》,与画家的志趣一拍即合,于是便写下这首题画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