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日观
昔有朱买臣(1),今有朱宣慰(2)。
两个担柴夫,并为朱紫贵。
本诗选自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下、陈衍《元诗纪事》卷三四。
温日观(生卒年不详),即僧子温,俗姓温,字仲言,号日观,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住杭州玛瑙寺。性嗜酒,傲岸不羁,工诗,擅草书,专画葡萄,人称“温葡萄”。《癸辛杂识续集》卷下:“日观僧子温善作墨葡萄,时书诗文句于上,或有可喜者。”
周密有一段记事,云:“(子温)尝在朱宣慰家作画,讫,遂写一诗在上,云:‘(略)’。朱老欣然曰:‘朱清果是卖芦柴出身,和尚说得我着。’遂馈赆资五锭酬之。”(《癸辛杂识续集》卷下)就是这首诗的本事。温日观为朱宣慰所画的是葡萄,初看似与诗的内容无关。其实,它们的内在联系便在“色”字上。诗人运用相似联想这种艺术想象方式,由葡萄的紫色联系到朱宣慰“朱紫”的服色佩饰,又从朱宣慰联想到汉代的朱买臣,因为他们都姓“朱”,有着少年清贫、晚年富贵的共同特点。作为画家兼诗人的温日观,他在诗中写到清贫与富贵的转化,赞扬朱宣慰(也包括朱买臣)靠着自身奋进的精神,实现了这种转化,也在言外寓有富贵毋忘贫贱的深意。全诗构思巧妙,意蕴深远,绝非俗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