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
秋涧石头泉韵细,晓峰烟树乍生寒(1)。
残红落叶诗中画,得意任从冷眼看(2)。
本诗选自石涛《大涤子题画诗跋》卷四。
作为同抱亡国之恨的明遗民画家,朱耷(八大山人)与石涛“心有灵犀一点通”,不仅生活情趣相近,而且艺术趣味也颇为接近。二人尝合写《兰竹双绝》,石涛并题诗曰:“八大山人写兰,清湘大涤补竹。两家笔墨源流,向自独行整肃。”(见程霖生辑《石涛题画录》卷二)相近的艺术倾向使彼此之间非常了解,为合写画作提供了可能。康熙三十八年(1699)浴佛日,朱耷为岱老年翁写古树苔石,石涛为之补水滩红叶,并题此诗,这些补作与山人之山水互为表里。山人画面上表现的是秋涧细水淌过石头,水声叮咚,泉细韵轻,十分恬静优美;天色启明,晓峰初露,烟雾弥漫,笼罩着山林,顿然,一丝凉意袭来,这些皆是诗家、画家所追求的“诗中画”、“画中诗”。然而石涛尚嫌不足,补上几笔残红落叶,画面中萧瑟的氛围大增,因为“残红落叶”乃诗家、画家悲秋感怀的物境。此笔一添,题诗的末句就正在情理之中了,无论恬静幽雅,抑或萧索肃杀,八大山人都以冷眼旁观,丝毫不受世俗的拘束,这就是他作画的得意之处。石涛不愧为八大山人的挚友、知音,无怪乎后人要将他们并列,视作清初画坛的“双峰”,染庵居士在石涛《写兰册》上就题诗道:“雪个西江住上游,苦瓜连岁客扬州。两人踪迹风颠甚,笔墨居然是胜流。”(见《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