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题韩蕲王湖上策蹇图(1)

题韩蕲王湖上策蹇图(1)


沈绍姬

南渡何人主庙谟(2)?清凉居士老西湖(3)。

两朝和议分棋墅(4),百战雄心付酒垆(5)。

策蹇山前逢故吏(6),参禅花底坐浮屠。

只今犹恨丹青手,不画麒麟阁上图(7)。

本诗选自沈绍姬《寒石诗钞》。

沈绍姬(1646—1717),清代诗人,字香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在浙中诗坛上极有名。他幼年寄居淮右,直至晚年未归。

这首诗歌以不可遏制的愤怒谴责了南宋最高统治者投降误国的罪行,同时也反映了爱国将领的悲惨遭遇。金人南犯,虏走徽、钦二帝,王室迁都,南渡临安,国势日衰。从此以后,还有何人能够主持庙谟,商议国事,因为像韩世忠这样的精忠爱国之士被解职,只能在西湖边平淡地度过自己的晚年,只落得壮志难酬。想当年,他们金戈铁马,热血洒疆场,往往能像谢安那样出奇制胜。但是,当年将士们以生命换取的胜利成果,却在宋金和议中,被拱手相让,直令人心寒。英雄的百战雄心,直捣黄龙的抱负都只有付与酒垆,一心饮酒,借酒消愁。偶尔在西湖边骑驴散心,不料却又遇上了当年的旧部下。故吏相逢,难免又忆及往事,顿时又搅碎了心,感慨万千。马革裹尸犹且不悔,而今只落得流连山水,抚剑长叹,直恨英雄无用武之地。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折磨和苦涩,惟有转向参禅,借佛禅来使自己平心静气。诗歌前六句是对画面的描绘,一位胸有百万雄兵的常胜将军被革职,迫害到如此地步,反差之强烈,令人悲愤不已。末二句,作者更是别出心意,看见眼前这幅画,并不想赞颂画家的技艺,而是“犹恨丹青手”。原因何在?只恨他画出这种令人痛心的作品,责怪他为什么不画麒麟阁上的那些人物呢?表面上在批评画家,而其实指向是十分明确的。全诗以问答起,透露出强烈的愤慨,犹如作者当面指责统治者,又以别出新裁的议论作结,令人为之扼腕伤怀,引起读者心灵的撼动和共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