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荷图二首


边寿民

花中君子却相宜,不染纤尘白玉姿。

最爱闻香初过雨,晚凉池馆月来时。

不貌花容只写香(1),氤氲墨气晕沧浪(2)。

何须更看胭脂色(3),若得人言似六郎(4)。

这两首诗选自扬州博物馆藏边寿民两幅《墨荷图》挂轴题诗。

北宋濂溪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植,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不但描绘出荷花美丽的外形,芬芳的气质,更对其高尚的节操、正派的作风作了尽善尽美的讴歌:“出淤泥而不染”。这正是莲花历来为正直士子钟情的原委,它不但有“白玉之姿”,更有“不染纤尘”的高贵品质,把它视为“花中君子”,是再也相宜不过了。画家看来,白玉美姿并不稀罕,所贵者,荷之香也。夏雨初过,月上斗牛,尘世间的污浊被涤荡一过,空气洁净,夜色迷蒙,水面上的荷香愈发清幽淡雅,像飘渺的歌声似的,飘向远方。在尽情享受荷香月色之后,身处此境,完全为之陶醉,融入到花香之中,古人所谓“得意忘言”是也。在画家眼中,哪还有什么花容,只有花香,甚而连自己也分不清是“香”,还是“我”。兴到浓处,挥毫泼墨,墨气氤氲,弥漫于素纸,甚至把那一泓沧浪之水也遮住了。这些就足够了,何必再画蛇添足,设色敷脂,让人说它似六郎呢?因为画幅上早已“香”气四溢,这时已不再是单纯的“荷香”,更有幽雅的“墨香”,写进了画家的自我品质和风貌。画家在另一幅《墨荷图》上的题记可以说是这两幅画、两首诗的概括和浓缩。他的题语是:“一尘不染”,紧承其后再题一诗:

乱泼松煤兴太犯,荷花荷叶满横塘。停毫欲就骚人问,还是花香是墨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