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聘
天上瑶池露五云(1),玉麝金凤好为群(2)。
劝君莫饮人间水,直是清池也污君。
本诗选自于上海博物馆藏罗聘画《鹤石图》挂轴题诗。
仙鹤天姿洁白,品性高洁,即便身处浊境,也不为其所污。历代文人题咏甚多,白居易对鹤操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贞姿自耿介,杂游何翩翩。”(《感鹤》)宋初诗人张咏的赞誉更是简洁精警:“共怜洁白本天姿,纵在泥尘性不卑。”在这首诗里,罗聘反用前人诗意,表达出自己对社会的不满之情。在画家看来,仙鹤是幸运的,因为它有一个理想、完美的生活环境。天上瑶池,神仙聚居,雾气腾腾,空中飘动着五彩的祥云,令人神往。首句所讲,不过只是自然环境,相对而言,令画家更为垂涎的是,仙鹤在天上有玉麝、金凤为伴,志趣相契,好不自在。自己身处现世,却是知音难觅,独抱孤琴。画家的这一感慨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针对当时满清政府统治下的腐朽虚伪,以及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的,诗的后两句中,就作了明确的交代。身处这种高压统治之下,常人难以洁身自好,就连不少文人学士也纷纷屈膝变节。浊世污染之甚,甚至危及流水,画家爱鹤心切,对它千叮万嘱,劝戒它千万不要饮用人间之水,哪怕看上去是清澈见底的甘泉,也会使它蒙受玷污。白鹤本是“纵在泥尘性不卑”,而诗中却说饮“清池也污君”,这并非在贬抑白鹤,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来批判现实社会的污浊和不可救药。罗聘在一首花卉画的题诗中明言,世间黑暗的程度已经是几乎没有干净的地方,诗中写道:“竹里清风竹外尘,风吹不到少尘生。此间干净无多地,只许高僧领鹤行。”
综观罗聘一生的绘画创作和题画诗,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并非仅仅体现在魑魅魍魉的《鬼趣图》上,而是贯穿在所有题材的作品中的,这也是罗聘对“扬州八怪”画作强烈批判精神的弘扬和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