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乱入云。
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王禹偁
“谷”,繁体字作“縠”,粮食作物的总称。古仪经常以百谷、九谷、五谷称之。今单称谷或谷物。这里“谷声”指将要成熟的农作物。“猎猎”,旧多形容风声,如鲍照《还都道中作》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这里形容风吹谷干发出的声音。或形容物随风飘浮的样子。陈陶《海昌望月》:“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醺醺,形容醉态盎然。岑参《送羽林长孙将军歙州》诗:“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诗写在酒醉饭饱之后,耳闻“谷声猎猎”,于是“斫上高山乱入云”。古代“刀耕火种”,都在山岭上(海南岛五指山区五十年代初尚用此法为我所亲见),故此“斫上高山”很真实。“斫”zhuó,本义为大锄,引申为砍、斩。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砍地歌莫哀。”“乱”,这里是纷繁即多的意思。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二“稠花乱蕊畏江滨”。这句诗是说越砍山越高云也越多,好像直入云天。接第三句连用三个“自”字,这和上篇的思想是一致的,即要丰衣足食,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发,自己的斗志昂扬。一结尤见此意:“不知尧舜是吾君。”《帝王世纪》云:“帝尧之世,天下太合,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后留下的《击壤歌》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和那种“秋毫皆帝力也”(《汉书·张耳传》)的说法相反。诗云“不知尧舜是吾君”用今天的语言说是:帝王的权力对我有什么影响呢?依靠自己的力量,强调自立更生,不能靠天吃饭。生活在宋代的大诗人能有此认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当然《帝王世纪》引用这首歌是用来说明帝尧政治贤明,不干扰人民。使人民按自然规律起居作息,用自己的努力来维持生计,而不觉得有帝王的权力在起作用,这是儒家理想的仁政,道家理想的“无为而治”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