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


别路知何极,离肠有所思。

登舻望城远,摇橹过江迟。

断岸烟中失,长天水际垂。

此心非桔柚,不为两乡移。

徐铉

徐铉初仕南唐,累官吏部尚书。后随李煜降宋,官至散骑常侍。诗写于官南唐时被诬贬谪泰州途中。首言别路之远。“极”者,极限。“何极”犹言何限、无限、无边。韩愈《柳口又赠二首》其二:“沿崖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路程既如此之遥,故离情别绪充满心头,依依难舍。继写别后登船。“舻”,船头。《汉书·武帝纪》:“舳舻千里,薄枞阳而出。”颜师古注引李斐曰:“舳,船后持柂(舵)处也。舻,船前头刺棹处也。言其船多,前后相衔,千里不绝也。”后遂以舻借指船。登船后仍望城,一应上句“有所思”,一启下句“过江迟”。字面看是写景,实际情寓景中,而从“远”、“迟”中微微透出。接写船进入长江,走向征程。“断岸”,峭壁陡立的江岸。苏轼《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诗云:这时高耸的两岸随着烟雾逐渐消失,辽阔的天空好像直垂下来。这表明江面由狭变宽,“断岸”远去,“长天”与水相连,展现一片开阔的壮景。诗结化用故实。《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云:“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后因以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品质变坏。柚,似桔,果实稍大。这里作者说自己一片忠心始终不渝,不像桔柚那样,移乡便改变了质地。屈原的《橘颂》赞橘树“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品质,本诗亦含有这番意思。

徐铉长南唐国主李煜二十一岁,君臣关系甚厚。其“座中应制”赋《柳枝词》云:“金马词臣赋小诗,梨园弟子唱新词。君恩还似东风意,先入灵和蜀柳枝。”与偶因被诬贬谪眷恋君恩是一致的。李煜被宋太宗牵机药毒死后,他作《吴王挽词》有云:“倏忽千龄尽,冥花万事空,青松洛阳陌,白草建康宫。道德遗文在,兴衰自古同。受恩无补报,反袂泣途穷。”在艰危的环境,仍写出如此泣血的文字,君臣际遇,情同莫逆,在历史上还是不多见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