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遇,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迭是数气,当侵沴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然,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其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阒鬼火,春院阅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汤,为我安乐国。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文天祥
这首名传千古的诗歌是文天祥于就义前的一年在被囚监狱里写成的,在这首诗的序言里,可以知道文天祥写此诗时已经在大都的一间狭小的土室里被囚禁了两年。在这两年期间,他经受了肉体与精神上的折磨,正如序言中所言,狱中的水气、土气、日气、米气、水气、人气和秽气等七种污浊之气不断地侵袭着他。但他秉持着一股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历经两年,竟然无恙,顽强地存活下来,遂写下此诗。在追怀历史上的义烈之士业迹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心迹和志节,以述志以抒怀。全诗共六十句,三百字,可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的三十四句写历代忠正刚直的仁人志士均有股盛大刚直的正气;后一部分的二十六句则写自己胸怀一股浩然正气战胜了邪魔之气。全诗或述古,或写今;或议论,或抒情,一气呵成,感人至深。
诗歌的第一大部分大致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开首十句。文天祥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种正气,而体现在人的身上,正是“浩然”之气,这种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国家太平时,得以祥和地表露出来,为国尽忠效力;而当国家遇到危难时,则表现为坚毅崇高的气节,为国而献身,在史册上留下万古长存的英名。自“在齐太史简”至“逆竖头破裂”十六句为第二层,这十六句从春秋时齐国的太史到唐代的段秀实,共列举了历史上十二位义烈之士的壮烈事迹,指出他们都是正气凛然,时穷见节,坚贞不渝的英雄。这一层次的描写,表明了文天祥对他们的景仰和崇敬,同时也借以激励自己,坚定自己不屈的信念。文天祥叙写这十二位英雄的事迹和凛然正气,对浩然正气的具体内涵也做了鲜明、具体、形象的诠释,同时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了很好的铺垫。此后八句为这一部分的第三个层次,是承接上文,为这一部分作一总结:这股凛然正气,横贯日月,凛烈万古,只要有了这股正气的鼓舞和支撑,即可与日月争光,置生死于度外。因为地维、天柱、人伦等莫不系于正气而存在。这八句的议论,由于有了上一层次的叙述,故而显得光明磊落,浩气逼人,有着极为感人的艺术效果。
第二部分自“嗟余遘阳九”至全诗结束,这一部分也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前六句,诗人感叹自己身为朝廷仆隶,面对异族入侵、遭遇国家危亡,却无法挽大厦于将倾,回天乏术,没能够竭忠效诚,反被囚禁起来,内心感到无比的惭愧。但献身国家的决心是坚如磐石,即使承受各种酷刑,也甘之如饴,绝不动摇自己的心志,只求以死来殉国了。自“阴房阒鬼火”至“苍天曷有极”十六句,是写狱中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态,可视为这一部分的第二个层次。这一层的“阴房阒鬼火”四句,是写在阴森、幽暗、潮湿的牢室中,磷火闪烁,即使是春天,也阴森幽暗,自己与狱卒、囚徒杂处在一起,有如骏马被拴在牛槽里,凤凰被关在鸡笼里和鸡共食一样。接下来的“一朝蒙雾露”四句,是写在这种环境中,一旦感染疾病,得病而死,变成沟壑中的枯骨,也是意料中的事。然而自己关在这里,已经两年了,却百病退避。而这样一个低下阴湿、不堪人居的场所,却能成为自己的安乐国,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妙法,而是正气赋予自己耿耿忠心,这种正气能够使自己把荣辱、生死视若浮云,置之度外。但是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有如寥阔的苍天,广阔无垠,没有尽头。诗歌的最后四句是这一部分的第三个层次。这四句既是全篇的结论,也点明了主题,诗人认为古代的圣贤虽然已经远离现在,但自己现在展读圣贤的书籍,缅怀圣贤的充满着正气的义烈行事,正气以它的光辉照耀我的容颜。诗歌至此完成了文天祥对正气的阐述和理解,同时把自己的人格、理想、胸襟、精神升华到一个感人的境界。
《正气歌》一诗之所以千百年来能够对后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就在于文天祥在诗中所展现出来的浩然正气、崇高的爱国情怀。同时,诗歌披肝沥胆的真情抒写也对表达诗歌内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