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
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落叶昔日雨,地下仅可数。
今雨叶落处,可数还在树。
不愁绕树飞,愁有空枝垂。
天涯风雨心,杂佩光陆离。
感此毕宇宙,涕零无所之。
寒花飘夕晖,美人啼秋衣。
不染根与发,良药空尔为!
闺中玻璃盆,贮水看落月,
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
爱此日与月,倾写入妾怀;
疑此一掬水,中涵济与淮。
泪落水中影,见妾头上钗。
谢翱
闲庭,空庭。荇(xìng,音杏)藻,两种水草。这里写月光如水,照着柏树,而柏影映在路上,如有荇藻浮在水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用其语。忽忽,恍惚不定的样子。作者在秋夜独处,仰观则牵牛当头,正是仲秋季节,平视则海色生白,好像天已发亮。牵牛,星名,俗称牛郎星,隔银河与织女星相对。鸟去巢空,但余孤树,暗喻南宋灭亡,帝后被掳北去,人民流离失所。作者《重过(杭州故宫)》云:“复道垂杨草欲交,武林无树着凌霄。野猿引子移来住,覆尽花枝翡翠巢。”与此同意。诗中以秋雨中树叶愈落愈少比喻国势日益衰弱,终致灭亡。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以乌鹊无依比喻人民流亡。这两句更进一步,说只要国家尚存,总还有土地可供流亡,如果国家都不再存在,那就连想要流亡也为难了。风雨心,在风雨飘摇的国势之中动荡不安的心情。杂佩,左右佩玉,古人的一种妆扮。陆离,长貌。屈原在《离骚》中描写自己的形象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作者借以形容自己。这两句是说,形象优雅、品德高洁的自己,虽处天涯,而仍对现实局面深感不安。自己对于这种情状感到痛苦,将随宇宙永存,没有穷尽。无所之,无地可去。应上“不愁”二句。枯根不可重生,白发难以变黑,但句意未醒,因为发可染而根不可染。空尔为,白白地这样做了,指服良药。比喻拯救国家民族,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写,同泻。一掬,一捧。济,水名,源出河南省,东流入山东省境内,其下游后为黄河及大小清河所占。江、河、淮、济,古称四渎,所以济、淮并称。
谢翱的《效孟郊体》诗共七首,这里选录的三首,既具有孟郊的悲苦和幽僻,也参有李贺的光怪和古艳,而其描写的环境和人物,则更有类于《咏怀》中的阮籍,甚至如《离骚》中的屈原。无望的现实和热烈的希求交织在这些诗篇中,引起了心灵的激烈冲突,诗人的感情一次又一次地爆发出火花。第一首是写在秋天月夜的感受,他空虚,他追求,却因前途的渺茫而感到怅惘,很曲折地表达了亡国的痛楚。第二首以草木零落、美人迟暮这些传统意象来暗示故国的沦丧。第三首借男女之情寄寓对祖国的忠爱,由盆水起兴,盆中出日月,盆水涵济淮,都是小中见大,幻中见真。末两句描写自己伶俜孤独,顾影自怜,细致地刻画了遗民悲痛的心态。元任士林在《谢翱传》中评论说:“所为歌诗,其称小,其指大,其辞隐,其义显,有风人之余,类唐人之卓卓者。”精当地指出了谢诗的成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