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鸟冀安巢,风林无静柯。路长羽翼短,日暮当如何?
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宁知天上雨,去为沧海波。
慷慨对长风,坐感玄发皤。
弱水不可航,曾城岌嵯峨。凄凉华表鹤,太息成悲歌。
刘基
《旅兴》是刘基用五言古体写的组诗之一,共50首。这里选录的是第二十三首。“旅兴”意为旅中感兴,“旅”是人生之旅,比一般滞留在外地的含义要宽广一些。刘基素怀济世之志,几度出仕,不是受陷害,便是受排挤。动辄得咎,仕不能仕,隐也难隐,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如何能安心。饱经忧患,进退维谷,整个人生有如羁旅,他只能用诗来排遣幽闷,缓解郁结,因此除《旅兴》一组外,还有《感怀》三十一首,《杂诗》四十一首,内容、风格都近于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主要表达对世事的忧虑和人生的感叹。
本诗起首四句连翩而下,写进难退亦难的人生境遇。“行路难,归去来!”倦鸟知还,希求有个安巢,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大环境不行,怎能有一枝之安?接着铺写欲贾(gǔ)余勇而主客观条件都受限制的苦闷与惆怅,用问句引出下文。下面四句写登高四望所见,“满目山河空念远”,风雨苍黄翻覆更使人揪心。“天上雨”忽而转成“沧海波”,暗喻动荡的政局与战局,令人捉摸不定。前面问“当如何?”这里拿不出答案,只能“慷慨对长风,坐感玄发皤”。这两句承上启下,是过渡段。慷慨之气随长风消逝,欲奋发而难为,只好一任黑发变白发。末四句再展望前尘,回答依然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人生之多艰!”这艰难,是用比喻来表达的:面对一河浅水,托不起舟楫;面对高峻嵯峨的大山,难以逾越。山河难通难越倒也罢了,他还有深一层的忧虑。有朝一日化鹤归来,歇于华表柱上会有“城郭如故人民非”的感受。意谓将看到元朝亡国,那时便不是“太息”而是“悲歌”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