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西风吹羽仪,独传霜翰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
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顾文昱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作者曾随军北征,途中看到南飞的白雁,牵动了乡思,故有此作。
开首两句写行军途中见到白雁。羽仪,是仪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此处指军中的旌旗。霜翰,指白雁。翰,本是羽毛,用来指鸟类。宋代孔平仲《孔氏谈苑·白雁为霜信》云:“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白雁至而霜降,故而谓之霜翰。万里征程,西风旌旗,天上孤雁鸣叫,振翅南飞。诗人仰望高天,眼见白雁南归,自己却滞留异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芦花”两句遥想家乡秋景。明月高悬,芦花摇曳,清影婆娑,秋江水面,银光点点,这景象扑朔迷离,令人心醉。“锦瑟”二句写眼前情景。秋季的北国已天寒地冻,琴柱已被冻住,夜晚欲抚琴抒怀,但锦瑟(一种乐器)已不能弹奏。清晨越过玉门关时,雪花飘落在战士的征衣上。这两联,一写故乡南国,一写征程北地;一是清秀妩媚,一是萧瑟荒凉。两相对照,反差极大,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不言自现。结尾二句诗人表露了自己的心境。与兄弟天涯相隔,离别已经太久了。自己浪迹江湖头已斑白,至今还没有回归,表露出欲像白雁一样南飞故里的急切心情。
思乡乃千古主题,人人写来不一。《白雁》诗除其他手法外,对比手法的运用颇为引人。诗人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他心目中故乡与异地的对比,同时也撩拨了读者的心绪,使许多人也会把自己的故乡与异地相比较。谁引发了读者那辽阔的想像空间,谁便赢得了更多的魅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