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犹亦。承接上文,表示同样。岑参《赴北庭度陇思家》:“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②犹仍。钱起《山园秋晚寄杜黄裳少府》:“杖藜仍把菊,对卷也看山。”③犹又。表示反诘。贾岛《寄胡遇》:“东门因送客,相访也何妨?”④句末助词。王昌龄《题灞池》:“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