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入玄夜,奄忽越江干。
员景颓西林,列宿灿以繁。
凝霜飞水裔,回飚荡微澜。
孤鸿从北来,哀鸣出云间。
时迁物屡变,游子殊未还。
短褐不掩胫,岁暮多苦寒。
悠悠念行迈,慊慊怀所欢。
岂不固时命,苦辛诚独难。
感彼式微诗,喟然兴长叹。
杨士奇
杨士奇曾夜晚泛舟汉江,这首诗就是为此而写的。
诗的前八句写景。泛舟,即行船,坐船游玩。玄夜,即黑夜。奄忽,是疾速。江干,即江边,江岸。员景,指四周的大自然。列宿,指众星宿。水裔,即水边。回飚,是旋转的狂风。夜里乘舟漂行在江面上,船行得很快,一会儿船就离开了江岸。四周的树木已经凋零,不过举头可以看到天上,繁星点点,星光闪烁。天气渐渐冷了,水边已经凝结了白霜。风起了,时而旋转着,荡起水面的波浪。这时一只鸿雁凌空飞过,那是从北方飞来的孤雁。孤雁的哀鸣声从云间传出,听了让人感慨。
大雁,尤其是孤雁,是文人笔下经常驱遣的一个物象。看到孤雁或听到雁声,我们就会想到它的回归、它的离群;进而又会想到自己的孤独,自己的四处飘零。诗人或许也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接下去的八句,便转而写游子。诗说,时光流逝,事物也屡屡变化,真的是物换星移,可是在外漂荡的游子还没有办法回来,其实诗人这是在说自己。短褐,是粗布短衣。行迈,是行走不止,是远行。所欢,此处泛指朋友,知己,自己所想念的人。粗布短衣遮不住小腿,已经到了岁末,天气越来越寒冷。我知道悠悠岁月之中,我已经远离家园,走得很远了,我也很思念朋友和亲人,但我还是无法不去。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这份愁苦还是我自己承受吧。
结句诗人提到《式微》诗,并喟然长叹。《式微》是《式经·邶风》里的一篇,其中有句说:“式微式微,胡不归!”这里透露出的是思归的情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