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寺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

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

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

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

李东阳

“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肠第几盘?”第一句拔地而起,高峻的岳麓山和站在高峰上正在极目远眺的诗人突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突现,表现了诗人登上高峰的兴奋,也写出了诗人赖以远眺的基点。下文所写诸般景物和感受,均从诗人“高瞰”而来。诗人登上高峰后的第一个愿望和第一个动作是纵目远望,待稍稍平息攀登的兴奋后,收回目光,回顾来路,一句设问写尽了山路的盘旋曲折,写出了攀登的辛苦劳顿,同时也是与诗题的“游”字呼应。在回顾来路时,自然要仔细欣赏脚下的山景。“万树松杉双径合,四山风雨一僧寒。”遍山是一望无际的松杉,只有两条弯曲的小路在密林中交汇,一直通往岳麓寺;无边风雨,四山松涛,增加了山林的清凉与寒意,一个僧人在小径瑟缩而行。此联共用四个数字,“双径”与“万树”相形,衬托出山林的幽深;“一僧”与“四山”相依,突出了僧人的凄寒。景语皆情语,从此联大小、轻重强烈对比而刻画出幽邃、凄凉的韵味中,已透露出诗人的些许怅惘。“平沙浅草连天远,落日孤城隔水看。”诗人的目光又从脚下的山移向远方,远处是长着短草的沙原广漠无垠,一直向天边伸展而去;湘水那边的长沙城孤寂地矗立在夕阳之中。此联工稳典雅,很好地突出了湘江两岸的景色特点。“蓟北湘南俱入眼,鹧鸪声里独凭栏。”诗人长期生活在北方,“湘南”茶陵是他的祖籍,登高纵目,祖籍和“第二故乡”蓟北很自然都是诗人想看到,并仿佛已经见到了。就在诗人凭栏远眺时,远处不时传来鹧鸪的叫声。当时,诗人在朝廷中受制于刘瑾,鹧鸪的叫声,或许勾起了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对官场的厌倦。

全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同时,通过风雨中的寒僧,落日中的孤城,独自凭栏时的鹧鸪声的描写,又表现出诗人落寞孤寂的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