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信庙


逐鹿中原汉力微,登坛频蹙楚军威。

足当蹑后犹分土,心已猜时尚解衣。

毕竟封侯符蒯彻,几曾握手到陈豨。

英魂漫洒荒山泪,秋草长陵久落晖。

骆用卿

韩信乃汉初杰出的军事家、一代名将,千百年来人们对其是非功过,或褒或贬,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这样评价韩信之死:“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而古云骆用卿此题“淮阴侯绝唱也”,意在为韩信翻案鸣冤。

首联“逐鹿中原汉力微,登坛频蹙楚军威”。交代了当时楚汉相争的社会时代背景:楚汉“逐鹿中原”、争夺天下,但楚强汉弱,直至韩信“登坛”拜将后时局才大有转机,屡次挫败楚军。此处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来突出韩信的军事才能及其在楚汉相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颔联极力刻画刘邦诡诈的性格:“足当蹑后犹分土,心已猜时尚解衣。”韩信处人臣之位而功高震主,势必引起刘邦的猜忌陷害,但此时天下未定,还有赖于韩信。“足当蹑”指的是汉四年韩信平定齐地后向刘邦请求“愿为假王”,刘邦大怒。此时,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劝其暂时忍耐、以大局为重,刘邦顿时醒悟,遂封韩信为齐王。“心已猜时尚解衣”指的是刘邦虽猜忌韩信,却在言行上巧加掩饰,故当项羽派武涉说其背叛刘邦而三分天下时,韩信以刘邦“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为由,不忍背叛。这两句前半句写刘邦对韩信的猜忌,后半句则写他实际表现出来的言行,前后构成的强烈的对比,将刘邦诡诈的性格特征暴露无遗,虽不明言,但因扣紧高祖的诡诈写韩信之冤,则“韩信之冤自在言下遇之”。

颈联则进一步为韩信鸣冤喊屈:“毕竟封侯符蒯彻,几曾握手到陈豨。”蒯彻,即蒯通,曾游说韩信“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暗示其背叛刘邦。陈豨亦是汉将,封“巨鹿太守”时向韩信辞行,“淮阴侯契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后陈豨谋反,吕后以韩陈勾结反叛为由,将韩信斩首。“毕竟”既道出了韩信不忍背叛刘邦的事实,对韩信谋反一事表示怀疑,同时更点明了其悲剧性的命运。“几曾”意即何曾,说韩信既无反迹,亦无反心,为韩信之冤死鸣不平。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愤!

尾联转而写景,一句写韩信庙,一句写刘邦墓。“英魂漫洒荒山泪,秋草长陵久落晖。”韩信英魂不屈,备受后人景仰,人们为其泪洒荒山;而刘邦墓却鲜有人至,在夕阳余晖下掩没在枯败的衰草之中。可见韩信之死既让天下英雄寒心,也使汉高祖名声受损。这两句纯为写景,但情寓景中,不明言自身态度,却更显得贴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