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途中遇樊少南便别行至安肃县作

途中遇樊少南便别行至安肃县作


驱马一相见,悠悠难再逢。

客心春夜月,官舍白沟钟。

不免微名累,其如多病慵。

空临南北路,愧此平生踪。

高叔嗣

高叔嗣的许多诗歌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情感的表达特别婉转丰富,此诗也不例外。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前往安肃县的途中碰到了故友樊少南:“驱马一相见,悠悠难再逢。”诗人一路上纵马疾驰,与朋友在马上相逢,说明当时行色匆匆。可是朋友好不容易相见,却无暇下马细聊,转眼间又将天各一方,而且这一别之后估计就难再有相见之日了,这是多么大的一种遗憾!唐代诗人李益有诗云:“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喜见外弟又言别》),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遗憾与无奈。

当然,高叔嗣此诗的感慨还不止这些。三、四两句“客心春夜月,官舍白沟钟”,从“客心”、“官舍”可知写的是自己仕途上的不得志。王世贞《艺苑卮言》里说高叔嗣“少负渊敏”,但却无由一展宏图,“既迁楚臬,恒邑邑不自得,发病卒”。一方面,是自己对家乡的切切思念,另一方面却又是游宦途中不得而归的羁绊,诗人的来与去,竟都是如此的不自由!这样的思想,在高叔嗣的其他诗歌中也屡有反映,成为他诗歌的一个特色,比如“久卧不知春,茫然怨行役”、“众女竞中闺,独退反成怒”等都是。

这种情感发展到五、六两句中,就是诗人情不自禁发出的感叹:“不免微名累,其如多病慵。”让自己进退两难的主要原因,便是渴求施展抱负的愿望,这也是千百年来许多封建士人共同的一块“心病”——只要是读书人,就免不了要为“微名”所累,终日奔走于仕途之上。就算是自己体弱多病(诗人去世时年仅三十七岁)又当如何!因此,最后两句里诗人面对着面前的大道,不禁对自己空空如也的来时路产生了深沉的悲慨。

因此,前人在评价高叔嗣诗歌时多注意到他的情感特色,认为他的诗歌“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婉笃,令人心折”(王世贞《艺苑卮言》),王夫之干脆就用“戌削”两字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姜斋诗话》),这些都是很准确的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