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指山拂天,飞鸟不可度。
艰苦蹑危磴,即是我行路。
百折频攀援,十步九回顾。
崚增忽在下,衣襟带云雾。
倒景犹照人,平地黯将暮。
东北望故乡,江流莽倾注。
长风万里来,独立难久伫。
顾璘
枫木岭有二:一在杭州市西南,一在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北。据方位推测,诗中的枫木岭当在杭州。诗歌写过枫木岭的所见所感。首二句写枫木岭之高,高可拂天,连飞鸟也飞不过去。接着四句写攀登的艰难:危险而难以攀登的石磴,便是我即将要走的山路。我在千回百折的山岩上频频攀爬,行十步就要回顾九次,真个危险之极。接着六句写在顶峰山上的所见所感:不知不觉登上顶峰,觉得高峻无比的山峰像在自己的脚下,飘动的衣襟也挟带着高天的云雾。峰顶上阳光明亮,人的倒影还能照见,而山下平地的天色却已暗淡得好像要黑了。向东北遥望故乡,只见江流浩荡,一往无前,倾注入海,而故乡却渺不可见。末二句写作者的感觉:独立顶峰上,只觉万里长风扑面而来,凭生一种浩然之气,但风既大又烈,吹得人难以长久站立,又有些胆战心惊的感觉。
诗仙李白最善写山之高及险,如《蜀道难》的“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句式长短错落,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本诗是整齐的五言,先写山的高与险,后写登高的所见所感:登高望乡,只见“江流莽倾注”,有一丝惆怅之情,但随后即生“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豪情壮志。诗歌情景交融,语言质朴,音调铿锵有力,与李白的同类诗歌风格不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