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①叹词,犹“啊”。《周南·关雎》二章:“悠哉悠哉,辗转反侧。”郑《笺》:“思之哉,思之哉,言已诚思之。”《小雅·雨无正》五章:“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王先谦《集疏》:“诗言哀哉此不能言之贤者,其趋事非恃舌之出话也。”《大雅·云汉》七章:“鞫哉庶正;疚哉冢宰。”郑《笺》:“鞫,穷也;庶正,众官之长也。疚,病也。穷哉病哉者,念此诸臣勤于事而困于食,以此言劳倦也。”②疑问语气词,犹“呢”。《邶风·北门》一章:“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战国策·齐策》高诱注:“谓,犹奈也。谓之何哉,犹言奈之何哉。”《王风·君子于役》一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郑《笺》:“曷,何也。君子往行役,我不知其反期,何时当来至哉?”《王风·扬之水》二章:“曷月予还归哉?”郑《笺》:“何月我得归还见之哉?思之甚。”③语助词,无实义。《大雅·文王》二章:“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毛《传》:“哉,载;侯,维也。”孔《疏》:“文王布陈大利以赐子孙,于是又载行周道致有天下,以此德泽流于后世,维文王孙之与子皆受而行之。”朱熹《集传》:“哉,语辞。上帝敷锡于周,维文王孙子。”一说:哉,始。郑《笺》:“乃能由敷恩惠之施,以受命造始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適(dí)为天子,庶为诸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