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在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

唐寅科举受挫后,心情悲愤,一度落拓。可毕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很快振作起来。明武宗正德元年(1057),在苏州城桃花坞构筑桃花庵,自种桃树,自号“桃花仙人”。日与祝允明、文征明等饮宴其中,蔑视世俗,傲视权贵,吟诗作画,狂放不羁。尤其在桃花盛开,灿如云霞之际,更激起了他创作的灵感。那“千林映日莺乱啼,万树围春双燕舞”的景象,使他更加“风颠”。《桃花庵歌》就是用浅显、流畅的语言,描述了他狂放的生活情趣。

诗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分用轻快、愉悦浅显的语言,道出了“桃花仙人”的欢乐、“风颠”,并坦露胸怀,不愿攀附权贵。开篇四句,以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述说了桃花庵的位置、人物、心境。从大到小,层次分明: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中住着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摘起桃花卖来作酒钱。“摘桃花换酒钱”,不避俗,不害羞,正正当当,靠劳动挣钱,好潇洒,好自得!接着四句写出“风颠”:酒醒,坐着赏花;酒醉,歪歪斜斜,倒下便在花下眠。天天如此,半醉半醒,年复一年,放浪形骸、愿老死花酒间,也不愿攀附权贵。“但愿”、“不愿”,态度鲜明,好一幅铮铮傲骨!

诗的后半部分,用诙谐而浅近的语言,将富贵与贫贱作比,说出富贵有富贵的悲哀,贫贱自有贫贱的乐趣:富贵者,车马扬尘,自视威风;贫贱者,把酒赏花,其乐融融。富贵者驱使别人也供人驱驰;贫贱者不会钻营悠闲自在。人生原本短暂,死后虽高筑陵墓,时过境迁,改作桑田!贫贱者却实实在在地享受了人间快乐!“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活画出了一位蔑视世俗,傲视权贵,放浪不羁的才子形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