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楫轻舟下粤关,谁言岭外客行艰。
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
俞安期
这是一首技法独特的记游之诗。作者多年在外,游历过许多名山胜水。此次到漓江,对于这里“山水甲天下”的美丽风景,又有出乎意料的惊喜。但越是美丽的东西,越难以笔墨描绘之。作者不采用正面刻画的“模山范水”方式,而把个人的主观感受倾注笔端,并借此引起读者感觉上的共鸣,以达到“传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南粤之地,自古称为化外,向为获罪官员左迁、贬任之所。所以许多描绘岭南的诗歌,都带有悲凉哀戚的色彩。但作者此行走的是水路,又意外得逢佳山水,不仅游兴倍增,更添诗兴,愉悦之情,注于言表。
诗的首句,以一“轻”字,透露出作者的心情。与李白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字,虽背景不同,用意却为相同。次句以反问语气,对历来描写岭外之地行路艰难的诗文提出反诘。尽日饱览了漓江风光不说,即便是高眠船中,依然对漓江山水情有独钟。为何?枕席下舟行激起的江涛在耳畔鸣响;枕席上那举世无双的明山丽影在眼前掠过。
诗虽只四句,但诗人对漓江山水的倾慕爱羡之情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