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驱胡骑几曾经,草木江南半带腥。
肝脑总应涂旧阙,须眉谁复叹新亭。
椎飞博浪沙先起,弩注钱塘潮亦停。
回首河山空血战,只留风雨响青萍。
张煌言
作者是明末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明亡后,在宁波起义抗清,与郑成功等会师北伐,坚持斗争十九年。清廷多次招降,均被拒绝,后被叛徒出卖,慷慨就义于杭州。这首诗是生前为追忆往事而作。
诗的前二句写严酷的形势,蒙古军长驱直入,烧杀抢掠,连江南的草木也是血腥的。面对民族压迫,中间四句叙述作者曾经采取的一个又一个的斗争行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了国家不惜将身躯献给朝廷;东晋时逃亡南京的士人曾面对新亭叹亡国之恨,今天不要作无谓的哀叹,应勇敢地行动起来;秦朝时张良为故国报仇,曾使人以椎(锤)伏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反清志士同他们一样进行英勇斗争;钱尚文以强弩发箭射入钱塘江使潮溃退,这里以“射潮”比喻抗击清兵的进犯。末二句慨叹:尽管血染山河,到头来却壮志难酬,只留得宝剑(“青萍”)在风雨中长鸣!
全诗一气到底,展示出诗人与战友们一个个的英勇斗争,寄托自己的报国豪情,写得慷慨悲壮,大气凛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