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动字词语句名戳动诗句网

四月下旬过崇效寺访牡丹花已残损

四月下旬过崇效寺访牡丹花已残损


一夜狂风国艳残,东皇应是护持难。

不堪重读元舆赋,如咽如悲独自看。

张之洞

崇效寺,北京寺院名。旧在宣武门外西南隅,创自唐贞观初,元代赐额“崇效”。后屡经废兴,清代为游观胜地。国艳,牡丹。我国古代以牡丹的名贵华艳而誉之为国花。东皇:神话中的春之神,借喻光德帝。元舆赋,指唐舒元舆所作《牡丹赋》。唐文宗大和九年,宰相李训、节度使郑注谋诛宦官。训先在左金吾大厅设伏兵,诈称后院石榴树上有甘露,诱使宦官仇士良等往视,即加诛杀。后事败,李训、郑注及舒元舆等皆被杀。《新唐书·舒元舆传):“元舆为《牡丹赋》一篇,时称其工。死后,帝观牡丹,凭殿阑诵赋,为泣下。”这里用此事,暗指维新党人谋诛慈禧等守旧党人未遂,反遭惨杀的“戊戌政变”,并以元舆借指作者的门生杨锐。锐,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八月政变时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此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作者在京因见崇效寺中牡丹残损忆及三年前戊戌政变中被害的弟子杨锐,表达了作者悲悼死者和忧国的情怀。前二句明写牡丹花谢,暗喻戊戌变法失败,维新志士遭殃,国事难以收拾。第三句写入杨锐,用唐代甘露之变的典故,精切自然。“不堪重读”连同下句“如咽如悲独自看”,抒情十分深挚。作者本人,在维新运动早期,也曾同情赞助,但后来却变卦,站到慈禧一党的立场,而杨锐则是始终尽心于变法事业,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师弟之间,政治上并不一致。这诗的写作,作者心情上存在复杂的矛盾。由于师弟以往的深谊,诗中抒情,还是十分感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