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洞庭


昨夜汲洞庭,君山青入瓶。

倒之煮团月,还以浴繁星。

一鹤从受戒,群龙来听经。

何人忽吹笛,呼我松间醒。

释敬安

释敬安是位富有诗人才情的佛教徒。洞庭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面积二千七百四十平方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盛产鱼类及“湘莲”等,是历代诗人多次咏赞的著名大湖。敬安二十五岁之前都在家乡湖南生活,因而十分钟情于洞庭湖这样的湖南山水名胜,直到晚年身居外地仍对之日思夜念,于是结想成篇(另外还有几首写洞庭湖的诗)。“君山”一称洞庭山。在洞庭湖中,相传为舜妃,湘君游处,故又称湘山。有七十二个大小山峰组成,山上古迹甚多。

本诗大意是:自己昨夜梦中又回到故乡,连忙兴致勃勃地用大瓶汲取清澈的洞庭湖水,好啊,一下子把湖中青葱郁郁的君山也汲进来了;自己又把湖水倒进锅里,用以煮天上莹光四溢的圆月;随后再把煮过圆月的温馨湖水注于大盆给满天星星洗浴,洗得星星们更加亮晶晶……。就在这波光粼粼、惠风和畅的洞庭湖边,一只仙鹤从云间翩翩飞来,虔诚地恭请我为他落发受戒,接着许多神龙从远方蜿蜒游来聆听我讲授佛家经典……;我在洞庭湖边传经授道正说得天花乱坠,忽然间传来不知什么人悠扬欢快的吹笛声把我从梦中唤醒,睁眼一看,原来我方才在湖边倚靠松树酣然而卧呢!

诗人发挥丰富的想像和巧妙的联想,把梦入洞庭之境写得十分生动鲜明,令人心驰神往。他不简单地直说君山之影倒入湖心,也未刻板地叙说湖面映现圆月和繁星在湖光中闪烁;而是机灵地将无生命的、静态的自然现象,艺术地一一幻化成由诗人主体驱使的富有美感情味的人世生活,这就极大地美化、浓化了诗的意境。同时,遣词构意极为精当,如“一鹤”与“群龙”对应,就很耐人品味:“来相从受戒的只有一鹤,显得僧徒的孤高,托出作者的地位;来听经的却有群龙,‘群’与‘一’对,显得佛教影响的广泛”(钱仲联)。最后两句的描摹,则又表明潜心佛学的诗人,并未完全超然出世;人间的美妙艺术仍吸引着诗人对世俗的留恋。诗人其他作品表明,他于寂静的禅院中仍跳荡着一颗爱国忧民的热心。本诗短短几句就把一位清雅洒脱的高僧和一位热忱活跃的诗人有机而和谐地融于一身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栩栩如生地凸现于纸面,难怪诗评家们给它“可称杰作”的赞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