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


梦中失叫惊妻子,横海楼船战广州。

五色花旗犹照眼,一灯红穗正垂头。

宗臣有说持边衅,寒女何心泣国仇?!

自笑书生最迂阔,壮心飞到海南陬。

刘光第

刘光第少年家贫,长大后在京任官多年,一身正气,一生清廉;积极参加变法维新运动,后遭慈禧杀害,是彪炳史册的“戊戌六君子”之一;诗文创作极为严肃,“其感时纪事之作,堪称晚清诗史”(钱仲联),本诗即其代表性佳作之一。

诗人针对1885年中法战争,从自己切身感受着笔。这场中法战争,由于李鸿章等当权者奉行妥协政策,致使“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因此诗人奋笔疾书,留下了时代强音。

首联是倒装句,意谓:我梦中正和清军将士一起乘高大战船渡海在广州湾(诗中“广州”即广州湾,在今广东省吴县西南)与侵略越南且向我进犯的法帝国主义者激战,不由得失声呼叫惊醒了妻子。颔联紧承上联:梦回人醒后,侵略军船舰上五色旗帜似乎还在眼前闪现;再看看身边,一颗红色灯花静静地低垂着头(灯残油尽,夜已深沉),……。颈联则沿着上述情境升发开去,由现象描绘进而发为理性思考:那些高明的贵官大僚处理边界争端是言之有理的呀,我们这些像“鲁国女”一样的寒民布衣何必伤心地为国家仇恨而哭泣呢?!这里反语正用,明褒暗贬。“宗臣”:为世人所宗仰的大臣,暗指李鸿章。一八八五年中国军队曾在镇南关和临洮等战场大败法军,但李鸿章以反对制造“边衅”为借口竟匆忙与法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和约”。“有说”,有自己堂皇道理可说,实即无理也诡辩为有理,设法为其可耻嘴脸辩护。“持”:操持,管理。“边衅”(xìn)边界纠纷。“寒女”:《列女传》记载,春秋时鲁国一位女子,过时未嫁,倚门叹息;邻妇问她是否想嫁人,她说:“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说这些事该由大官们操心啊。她回言:鲁国有难,我们老百姓也要遭殃的!——诗人借用此典的实际含义是统治者昏庸祸国,我们百姓怎能不痛心流泪呢?!尾联又荡开一笔:可笑我们这些书生太迂阔而不切实际,仍然怀着壮志雄心想飞奔到海南边疆参加抗敌战斗,以血肉之躯保卫国家领土!所谓“迂阔”其实是认真、热诚、负责的反语。“海南陬”(zōu),南海边疆。“陬”,角落。

本诗开头两句奇峰突起,陡增悬念,且在引人注目中自然地铺垫下文;继以敌旗耀眼与灯花低垂的鲜明对比,既巧妙地回应了前句,又深隽地象征着特定的时代氛围,包融着列强向我们耀武扬威而同胞们却在昏暗中凄苦度日……的种种内涵,发人深思,令人感叹;后面用“寒女”反衬“宗臣”,并在调侃自嘲的外象之下,流贯着庄重深峻的意念,更增添了全诗的感染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