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越王台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蛇龙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康有为

二十二岁的热血书生康有为,于光绪五年(1879)在瑟瑟秋风中跃马登上越王台,挺立高冈,纵目四野,俯仰古今,心潮激荡,于是慷慨悲歌,吟诵成篇。越王台又名粤王台,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相传为西汉初南越王赵佗筑以治事的遗迹。这位赵佗历经秦汉几代皇帝而一直称雄于南越一带,其功过如何且不说他,康有为感到只是二千年后的今天,却时局混沌,人世迷茫,最令英雄们扼腕痛心!“蛇龙”,参照《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及杜预所注,这里是指身处草莽而壮志难酬的英雄好汉。或说“以蛇喻小人,龙喻君子,意谓朝廷蛇龙混杂,政治紊乱,这是最可悲的事”,供参考。接下来,诗人感叹:中华民族悠悠数千年兴衰治乱的历史,多少殷鉴值得后人记取啊,可是此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言外之意是哪想到时至今日竟一切都不堪闻问!(“十七史”乃是中国全部历史的代称,缘于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宋时只有从《史记》到《五代史》的十七史)诗人进而反问:更想不到在自己身处的这现实世界,怎么短暂间竟像佛门所言人们遭受了极长时期的多灾多难?(佛经说从天地形成到毁灭谓之一劫,“三千劫”指不可计量的极长时间。又,佛经谓灾难为“劫”,谓流转为“轮回”,佛教认为天地间有六道,行善的人和动物生于天、地、阿修罗三善道,行恶的则生于地狱、饿鬼、畜牲三恶道,生死相续,升沉不定,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故称“轮回”)诗人借世俗所传的佛家语言,极言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欺凌,内政腐败,生民涂炭,灾难重重!于是,诗人怀着满腔忧国忧民的“心事”,像先贤屈原那样悲愤地向老天呼问(“腐儒”是康有为学杜甫“乾坤一腐儒”的先例而以自称);苍天虽不能立即回答,而祖国的广袤大地、壮美河山却像巨人跨海而来一样激励自己振奋图强!所以,最后诗人写道:我此刻登高望远,目睹朵朵彩云飞行于八方之外,真有中国古人所慨言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激动,于是自信自豪地反问一句:我堂堂中华,难道就没有安邦救国的英俊雄才?言下之意:我康某就将是为国效力的豪杰!(“倚剑”,即倚天剑,形容极长的剑,代指手握长剑为国立功的俊杰。)雄健的诗笔展示了作者不凡的气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