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蘧门,生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卒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后。原籍扬州江都,后来流寓南京长达二十年之久,于是自称是南京人。李本宣和吴敬梓的友谊很好,两人有着不少相似之处。李、吴二家原来分别是江都、全椒的世家,但到他们自身时都已中落,同样都离开故土,流寓人文荟萃的金陵。吴敬梓寄寓在城东南角的秦淮河岸,李本宣隐居在城西南角的杏花林中,蜿蜒曲折的秦淮河使得两人往还探视极为便利,经常在一起谈学论道,吟诗作画。吴敬梓极为重视孝道,李本宣也同样如此,他曾经画了一幅《板舆花径奉母图》,遍征当时名家题咏,他们的共同友人戴瀚、程廷祚等或吟诗或作记,戴瀚的题诗称赞李本宣是“孝子亦才子”(《雪村编年诗剩》卷十二)。李本宣的诗虽不出色,但他的画却很有名,时人将他比作唐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昭道。吴敬梓在《酬李蘧门》诗中就说:“回望秣陵城,小李将军画”。蘧门还长期研治经学,并擅于撰作传奇,早年曾经写了一部戏曲作品《玉剑缘》,吴敬梓还为这部传奇写了序言。这是现今可见的吴敬梓唯一的一篇评论戏曲的文字,可让我们窥知吴敬梓文艺思想的一个方面。而李本宣也为四卷本《文木山房集》写有序言,认为吴敬梓创作态度严肃,所作诗文“大抵皆纪事言怀,登临吊古,述往思来,百端交集,苟无关系者不作焉,庶几步趋乎古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