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周济《宋四家词选》)
【词例】: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解析】:
这首词很有名,“其词极为东坡所称道,取其首句,呼为‘山抹微云君’。”(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当然,此词的好处不仅仅在于首句,还在于秦观善于“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冬秦少游离会稽(今浙江绍兴)时。少游在会稽时与会稽守程公辟(名师孟)相得甚欢,临别时不免生出惆怅之情。且此时少游未仕,负才抑郁,情绪也难免低沉。这首词集中表达了怅别和不遇的情感。
词的上片多写景物,并涉及离情和自己对岁月蹉跎的惋惜、无奈。“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是远眺,淡淡两笔,勾出远景,而下字之工(如一个“抹”字),为后人激赏。“画角声断谯门”是遥听。“声断”隐逗离情。看上去,这几句全是写景,其实,作者已创造出一种别友远去的凄楚氛围。有了这几句的烘托,以下的离情就更加令人怅然,身世之感就更加深沉。”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这是作者的回忆,也可以看作词人对已逝岁月的悼念:回首往事,茫茫不复记忆,唯见眼前烟霭纷纷。作者不直接说出回首往事时的沉痛程度,用一句“烟霭纷纷”,就更贴切地写出当时茫然无绪的心境,这种心境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说得清的,而是苍苍茫茫的,千头万绪的。“空”字下得尤其沉痛。再下面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不是简单的写景了。这是一个离愁萦心、痛感岁月不再的人眼中的景,是情和景的融化物。这句词点化隋炀帝诗“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而别具一种凄切的美感。
下片铺开写离别的场面,并增加一笔,写足自己对身世寥落的感慨。别离之作,是中国古代诗词赋中屡见不鲜的题材。江淹说过“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别赋》),而成为离别之作的名句。秦观此时,与江淹同一情怀,同样黯然。但是秦观不单写别情,着重写的是自己怀才不遇的落魄。像杜牧当年一样,秦观漂泊江湖,只“赢得青楼薄幸名”,自己宏大的抱负一直未能伸展。“襟袖上、空惹啼痕”,这句的“空”字与上片的“空”字相呼应,何等沉痛!”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写法与上片的结尾一样,是作者眼中之景,是注入了情感的景。这一往复,正如大海之涛,一浪才过,一浪复上,层层渲染,看似写艳情,实是将自己的身世感慨推至极致。沈际飞注意到末句“灯火已黄昏”的美人迟暮之慨,说:“人之情,至少游而极。结句‘已”字,情波几叠。”(《草堂诗余正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