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归来社燕,回忆去年,题前着笔,便留旋转之地。(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词例】:
双双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翩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
【解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双燕重归旧巢、双双栖居、比翼齐飞的活动过程,表现了它们对平等、幸福、美满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动作刻画细腻,心理活动描写维妙维肖,文笔俊逸清新,形神具备。尤其是它内部结构的紧密勾连、首尾呼应;内容层次的回环流转、清晰自然,更值得我们重视。
词的上片,写双燕归来,选巢住居。开头三句:“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首先点出了双燕去年、今年的居住地点。说明燕归旧巢,自然物态自当如是,而双燕的美好栖居生活也起始于此。这为下文写双燕的自由自在的争飞嬉戏埋下伏笔,留有驰骋余地。其次,“去年尘冷”一句是回忆去年,此为“题前着笔”。因为这里未正面咏燕,却展现这主人家满目尘封、冷冷清清的景况,燕归人未归(这也是双燕犹疑的原因)。正因为人还未归,所以显得“尘冷”,灰尘杂乱、冷落寂寞。但毕竟雁还是回来了,故有了后面“栖香正稳”的美满。而人又怎么样呢?久等的爱人任你日日凭栏翘望,却至今不归。一个“冷字”,透出思妇所居房间的阴冷和她心境的落寞。有此题前着笔之句,“咏燕亦隐含人事”(俞陛云语),扩展了诗的内涵,并为结句“日日画栏独凭”埋下伏笔。开头几句,虽然刚入“咏燕”正题,却草蛇灰线,为下文留下旋转空间,使作者得以尽情发挥,能放能收,始终不离燕归人未归这个主题。词从“差池欲住”句起一直到“应自栖香正稳”句止,都是写双燕归来后的生活。首先,它们在旧巢前犹豫:“又软语、商量不定。”然而,定居后它们有充满青春活力的愉快嬉玩:“翩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有啄泥筑居时的贴地争飞:“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殊不知,正因为它们贪看柳昏花暝的“红楼归晚”,忘了给主人公传递芳信,使得雁巢虽然热闹起来了,但女主人却仍是“为伊消得人憔悴”:“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栏独凭。”与前面的“尘冷”遥相呼应,挖出了“尘冷”的深层原因。其中物是(“雕梁藻井”还在)人非(过去的繁华已被冷落取代),人事的沧桑与婚姻的变迁自然留给人们去想象了。至此,可知“题前着笔”之必要、之精妙了。此词既咏燕,又咏人事,以正面咏燕,兼咏人事为结构框架,如无“题前着笔”,便成唯咏双燕的单线结构,内容难免单薄;有此“题前着笔”,则有“全章精粹,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张炎《词源》)的美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