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关式·隐字格


【依据】:

又有隐字格者,于句意中隐含某字,义亦双关,特双关可摘字指出,此则在整句或句与句组合后乃见所隐之字耳。(《詹安泰词学论稿》第七章《论修辞》)

【词例】:

南柯子

秦观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解析】:

秦观是一位深情、执着于情也善于写情的词人。“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望海潮》)中的思乡之情,“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满庭芳》)中的临别之情,“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踏莎行》)中的叹世之情,都写得雅致精警。除此之外,他有时也运用民间词中常用的隐字格写情,以大手笔出之,使人觉得既含蓄又通俗。如这首《南柯子》(《全宋词》作《南歌子》)词中的结句:“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既指将近黎明的天空,残月似银钩,星星稀疏的夜景,又描写了一幅“陶心儿”的“心”字的组合图案,雅俗共赏,也是“少游词最深厚、最沉著”(陈廷焯语)者之一。然而,我们根据什么判断它是指“陶心儿”的“心”而不是指别的“心”?这种“心”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又是什么?这还得从全词谈起。

作者选择离别前的一个夜深人静、更漏将近、月淡星稀的时刻来写别情,使人读来更觉凄楚:“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迢迢,描写漏声将消逝,愈来愈远,银潢,指天潢星,这里泛指星星,为下文的“带三星”张本。接下来三句:“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描述词人不愿离去,借酒销愁,酒还没有醒,离愁却又高涨的情景:邻家的鸡在鸣叫,天明启程的时候终于要到了。人不愿走,可时间偏偏催着人走,可见离愁之重。上片描写了离别前的情景和心理活动,说明“陶心儿”的“心”是一颗不忍离别之心。过片三句:“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水边灯火渐人行。”从送行女子的角度来写。害怕离去,但起程的时间还是照来不误。这位深情的女子“臂妆犹在”,说明一宿未眠,或是在忙着为行者捡点行装,或是彻夜啼哭,故衣襟上泪水盈盈。词至此,已开始为结句双关的“谜面”亮了底。就在出门送行、灯火照人将要远去的瞬间、她眼望着天空中的一钩下弦弯月及月亮周围的稀星,似乎它们就代表着她的“心”,这位女子希望双方互相惦念、心心相映、天长地久的心愿,并以此心代表自己那颗情随人去、柔情似水的心。这种双关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情景交融。“情”即是他们愿以心相许,永远相爱的情,所以看见星星、月亮而内心中就组合成一个表示情的“心”字;景即是天空中星月的实景,也就是上片中描写到的“银潢淡淡横”之景。这种双关须在整句或句与句组合后才可见所隐之字,与前面所说只一、两个字含有双关有所不同。沈雄云:“秦少游《水龙吟》‘小楼莲苑横空’隐‘娄东玉’字,《南柯子》‘一钩斜月挂(带)三星’隐‘陶心儿’字;何文缜《虞美人》‘分香帕子柔蓝腻,欲去殷勤惠’,隐‘惠柔’字。兴会所至,自不能已,大雅之作,政不必然。若黄山谷《两同心》云:‘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担心’,隐‘好闷’两字。总因‘黄绢幼妇,外孙白’作俑,而下流于‘秋在人心上,心在门儿里’便开俚浅蹊径”(《古今词话》卷上)。这与苏东坡櫽括韩愈诗,黄山谷櫽括永叔文,辛稼轩蘖括陶渊明诗同以櫽括的手法出之不同,这里则是双关,仍属意境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