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排比式


【依据】:

排比式复有数种不同写法,……各句中义不相蒙者谓之“相对排比”。(《詹安泰词学论稿》第七章《论修辞》)

【词例】:

金人捧露盘

水仙花

高观国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轻整六铢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花轻月。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怕佩解,却返瑶京。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

【解析】:

相对排比的最大特点,即在排比的句式中,每句所写的内容各不相同,作者只是借排比,描绘某种情形或事物。正如詹安泰先生所说:“所写各事物,虽可串合,而又各独立,不相依倚。故谓之‘相对格’。”高观国的这首《金人捧露盘》,以题写水仙花为主,开篇和过片都采用了相对排比的写法。“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以湘江二妃的神话传说为表象,结合水仙的花名,形象地道出水仙花的来历,借助神话表象,使水仙花染上了一层神秘而高贵的色彩。三句的意象是各自独立的,内涵也无相似之处,它们组合在一起,从不同侧面点化水仙之魂,赋予水仙花以生命。过片“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则在拟人的基础上细腻地描写水仙花之情。她幽静、清冷、悽怨、忧愁。有凌波斗娇的艳丽;有离乡客居的哀伤。是仙女降临尘世,既洒脱高雅,又情意悠长。四句在内容上不相重叠,从诸多层次展示了水仙花所独具的神韵,把读者带入一个仙人相融的艺术境界,令人神驰。

相对排比格一般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相排列,但在有的词作中,还有两个相对独立的词语组成一句的现象,詹安泰先生称之为“自对格”。如苏轼《谒金门》:“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着。”表现自己淡泊功名、遗世独立,用“一片懒心双懒脚”,分别强调自己的闲逸和超迈、与汲汲于功名的世俗之辈形成强烈的对比、突现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又如陈与义《菩萨蛮·荷花》:“南轩面对芙蓉浦,宜风宜月还宜雨。”“风”、“月”、“雨”三者互为独立,组合为一句,具有排比的特征,它集中体现了作者对“芙蓉浦”的喜爱,简洁明快,自然生动。

此外相对排比还有一种形式,即两句之间内容相对,一句之内意义自对,詹安泰先生称之为“相对复自对格”。如苏轼《浣溪沙》:“桃李溪边驻画轮,鹧鸪声里倒清樽,夕阳虽好近黄昏。 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时归去不销魂。”写作者醉饮乡间、陶然自乐的闲逸神态,“香在”二句在修辞上别具特色,合而观之,则互不相因,内容相对;分而观之,每一句中又有两层相对独立的意思,形成自对。这两句是比较典型的相对复自对格,一句写人,一句写景,写人重主人公的醉趣,写景重自然界闲趣,“醉”与“闲”相对,物与我合一,别有韵味。又如曹勋《选冠子》:“红叶黄花,水光山色,常爱晓云晴霁。”亦属此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