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
于湖玩鞭亭,晋明帝觇王敦营垒处。自温庭筠赋诗后。张文潜又赋《于湖曲》,以正湖阴之误。词皆奇丽警拔,脍炙人口。……张安国赋《满江红》云(略)。虽间采温、张语,而词气亦不在其下。尝见安国大书此词,后题云:“乾道元年正月十日”。笔势奇伟可爱。(吴师道《吴礼部词话》)
【词例】:
满江红
于湖怀古
张安国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天)赤。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圣明无敌)。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解析】:
杨慎《升庵诗话》卷二云:“‘王敦屯于湖,帝至于湖,阴察营垒而去’。此《晋纪》本文。于湖,今之历阳也。(按,于湖,古县名。晋武帝太康二年即公元281年置。《资治通鉴》晋太宁元年即公元323年,“(王)敦移镇姑孰,屯于湖。”故址在今当涂县南。历阳,郡名。晋永兴元年即公元304年置。治所在历阳,今和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和县、含山两县)‘帝至于湖’为一句,‘阴察营垒’为一句,温庭筠作《湖阴曲》,误以阴字属上句也”。杨慎所云见《晋书》卷6《明帝纪》太宁二年六月,“(王)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温诗见《全唐诗》卷575,题《湖阴词》并序。云:“王敦举兵至湖阴,明帝微行,视其营伍,由是乐府有《湖阴曲》至亡其辞,因作而附之”。
吴师道《词话》谓本词“笔势奇伟可爱”。“笔势”,指书画诗文运笔的气势。史称王羲之笔势“以为飘若游龙,矫若惊龙”(见《晋书王羲之传》)。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云:“至于《循吏》以下及六夷诸序论,笔势纵放,实天下之奇作”。“奇伟”,指人或作品的奇特、雄伟。前者如《史记》卷55《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后者如《论衡·对作篇》:“故《论衡》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苟调文饰辞,为奇伟之观也”。词上阕虽云“悲陈迹”,亦是怀古词中应有之义,而于感叹千古兴亡事中,则充满凛然快意的嘲讽,用笔奇伟。“吴波不动,楚山丛碧”,化用温诗“吴波不动楚山晚”,变时间为空间,青笼苍碧,景色媚人。吴水楚山,引人遐思,兴起晋明帝乘巴滇(古国名)名马绿骏,追奔逐野,旌旗连天,一战功成。据《明帝纪》:太宁二年“秋七月壬申朔,……帝躬率六军,出次南皇堂。至癸酉夜,募壮士,遣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左卫参军陈嵩、钟寅等甲卒千人渡水,掩其未毕。平旦,战于越城,大破之,斩其前锋将何康。王敦愤惋而死”。张安国悲的“陈迹”,即指这段史实。而对权倾东晋两度谋反最后戮尸悬首的王敦,则曰:“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壁者,营垒也。《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鄙薄之情,浮漾纸面,未尝不有借古讽今(南宋投降派)之意。虽以谐语出之,而雄伟之气,贯注字里行间。
下阕咏今。按《词话》词作于“乾道元年正月十日”。上年,即宋孝宗隆兴二年,“符离之败”(符离,地名,今安徽符离集)以后,孝宗将抗金名将张浚降为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后又从前线召回,解去兵权,出判福州,死于途中。贬败金兵于宿州(今安徽宿县)的抗金将领李显忠,却任用秦桧余党汤思退为相,以与金议和。先是撤两淮边备及海、泗、唐、邓之戍;后则派大臣魏杞持“侄大宋皇帝某再拜奉于叔大金皇帝”的求和信及岁币二十万两去乞和。“隆兴和议”成,孝宗下诏宣布:“正皇帝一称,为叔侄之国”,并割海、泗、唐、邓、商、秦六州之地,改纳贡为“岁币”。以此换来“边书静,烽烟息。通轺传,销锋镝”的“太平天子”的“长策”!张于一年前的《六州歌头》词云:“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称侄纳贡,遣使乞和,何以为情?讽情贬意,更为明显。这里先用一“仰”字,承以“太平天子,坐受长策”,贬抑之情,空际盘旋,颇有用笔“飘若游龙,矫若惊龙”之势。接写宋室南渡,用《晋书·元帝纪《司马睿偕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的故实。一结笔势复振,飘然远去:“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虽山河半壁,但一、“湖山信是东南美”;二、“德至八方”,而祥风、佳气至!郁郁葱葱,大好山河,将传千年万代!开篇的“千古凄凉”,至此风卷云去,了无踪迹。笔势奇特雄伟,与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渡江天马南来,几人曾是经纶手”的破空而来,感慨苍劲,各有千秋。
吴师道称张安国(孝祥)词“笔势奇伟”,大体如清人查礼《铜鼓堂词话》所云:“气雄而调雅,意缓而语峭”。“气雄”,则豪,易失之粗旷,“调雅”,每趋之于柔婉;“意缓”以“语峭”救之,则又刚柔相济矣。魏了翁谓张安国代表作《念奴娇·过洞庭》:“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方其吸江酌斗,宾客万象时,讵知世间有紫微青琐(官署衙门)哉”。(《鹤山大全集》)所谓“杰特”,是思与境谐,景与情会,把“肝胆皆冰雪”的情思,与“玉鉴琼田”的洞庭湖景色,表现得水乳交融,含蕴而豪隽,空灵而神奇,亦正是“笔势奇伟”之作。
词之奇伟,仿佛“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即以本词而论,题曰《于湖怀古》,下阕一变而为完全咏今:换头四短句用纳须弥于芥子的手段高度概括南宋当前现实;接用一“仰”字承“太平天子”之“长策”;而最后又结以“看东南佳气郁葱葱”的欣然之怀,“出入变化”,超人意表,从而使得全词也更耐人寻味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