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登山望烽火(2),黄昏饮马傍交河(3)。行人刁斗风沙暗(4),公主琵琶幽怨多(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6)。胡雁哀鸣夜夜飞(7),胡儿眼泪双双落(8)。闻道玉门犹被遮(9),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10)
【译诗】白天登高山远望报警烟火,黄昏时在交河给马饮水。行人怨刁斗声声、风沙弥漫,琵琶声如泣如诉使人心惊。野外营地万里荒旷又凄凉,天上雨雪纷纷啊连着大漠。胡雁悲哀地啼叫着夜夜飞,胡人哟深遭涂炭泪眼双流。皇帝遮断玉门关不准罢兵,战士只好随将冒生命打仗。年年战争牺牲无数人性命,换来只是葡萄被皇帝独占。
【解析】这首借古讽今诗,借汉武帝无谓的征战,对唐玄宗长期用兵,致使士兵及西北人民深遭涂炭,“年年战骨埋荒外”的讽刺。第一、二句,写“白日”与“黄昏”时军营士兵的生活。三、四句,渲染出凄凉、阴森的气氛。风沙弥漫,刁斗声声,加上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使人阴森惊心,表现出“行人”无望、暗淡的心理。“行人”是指征战的将士。五、六句,进一步描写将士们所处的环境:“野营万里无城郭”,居住的荒旷、艰苦。“雨雪纷纷连大漠”从气候变化无常一面写征战的辛苦。七、八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揭露了战乱给西北人民带来的苦难。到此,诗人把边陲战乱,描写得细致入微,产生了如亲临其境、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意境。九、十句,是写既然战争不利,而皇帝又不准罢兵,战士只好跟着将帅冒着性命危险打仗。“玉门犹被遮”,这个典故,指汉武帝时,李广攻西域大宛,士兵饥乏,死伤甚多,要求罢兵。皇帝下令挡住玉门关:“有敢入者辄斩之”。这里指皇帝派人遮断玉门关,揭露了唐玄宗举兵是不合军心民意的。最后两句,“年年战骨埋荒外”反映了战争费时之久,损失之大。“空见蒲桃入汉家”反衬收获之小——用牺牲了无数人的生命,换来的只是区区的葡萄而已,就是这点葡萄,也被皇帝独占了。此诗在表现手法上,用了典故、对偶句式、对比手法,并巧妙间用,使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