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出塞(1)


挽弓当挽强(2),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3),列国自有疆(4)。苟能制侵陵(5),岂在多杀伤。

【译诗】拉弓不避弓力强,用箭不怕箭儿长。射敌先把马来射,擒敌自当先擒王。战场杀人要有限,列国各自有界疆。倘能扼制敌侵犯,何在生灵多死伤?

【解析】杜甫写《前出塞》共九首,后又写《后出塞》五首。此诗是《前出塞》的第六首,所写为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番的战事。诗中总结了战胜敌人的作战经验,意在谴责唐玄宗扩边黩武的行为。诗的前四句讲如何练兵用武,克敌制胜。宛如边塞士兵作战的要领,有着波澜壮阔的战斗气势:使用的弓应是强劲的,使用的箭应是最长的。要想射中敌人,应先射敌人的马;要想俘住敌人,应先俘获敌人的头领。四句诗中用了两个“当”字,两个“先”字,就把作战取胜的关键精辟地总结出来了,形成了一整套制胜的兵法。这四句诗在语气上,妙语连珠,一气呵成;在内容上,富有哲理,但又通俗易懂;在手法上,采用“比喻”法,为下文作衬笔。诗的后四句,写的是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戮。在上文的基础上,下文是“兴”的内容。在战场上,杀人要有限制,不能滥用干戈,各国都有自己的疆界。只要能制止住侵犯,不可再多杀人,再侵犯异邦,这才是安边的良策。这个道理应当被多数人特别应被唐王朝统治者所接受,而不要再开边黩武。这四句诗体现了诗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刻题旨,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呼声。这首诗在构思上精巧深邃,诗人先将通俗易懂的四句哲理排出,使读者首肯称服,然后又把自己的观点和上四句并列,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更使读者深信不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