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山(1)


从来系日乏长绳(2),水去云回恨不胜(3)。欲就麻姑买沧海(4),一杯春露冷如冰。

【译诗】自古没有能捆住太阳的长鞭,光阴如流水不可阻拦。想要到仙女那买下沧海,瞬间一杯春水就冷到了冰点。

【解析】大中二年(848),李商隐由桂林回长安,途中游览华山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奇思异想,写出了时光流逝,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非一切力量所能阻止的诗篇。诗人站在华山之巅,似乎离太阳近了些,因此诗的首句托出了“从来系日乏长绳”,引出了“长绳系日”之典,这是古代人企图停驻时光的一种幻想。诗人对这种天真的企盼用“从来”和“乏”给予了彻底的否定。接着诗人又把观山所见的“行云流水”纳入诗中,告诉人们:水流云逝,事物的变化,是用什么办法也阻止不了的。诗人接着又引用了麻姑见沧桑变化的典故,写下了“欲就麻姑买沧海”一句,就是说:想向麻姑把整个沧海买下,不让它再变为桑田,桑田也别变为沧海。沧海能否买到呢?诗人在第四句诗中给予极其明了的解答:“一杯春露冷如冰。”让人们认识到:宇宙事物变化迅疾,时间流逝之快,眼前的一杯春露,不过是沧海变化的遗迹,瞬息经过夏、秋,冬季就结成冰了。一个“冷”字,揭示出时间和自然规律的无情,以及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绪。诗人对宇宙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采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充分体现出他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