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韩偓
这首诗亦题作《秋千》。诗中刻画了一位天真活泼、娇痴如见的少女形象。
前两句写少女荡罢秋千的情形。一个“困”字,活画出荡罢了秋千的少女的懒洋洋的神态。“解罗裙”,说明少女又累又热,为下句“指点醍醐索一尊”作了铺垫。“醍醐”,即凝聚在酥酪上的油,“不可多得,极甘美”(《本草纲目·兽一》)。少女在又累又热的情况下索要极甘美的醍醐,是很自然的行动,而“指点”二字,则生动地刻画了她的娇态。
后两句写少女“见客入来”时的情形。少女荡罢秋千正在休息,忽见客人走来,因为解下了罗裙,怕人看见,又羞又急,便带笑逃避。这里的客人必然是男的,而且应该是少女认识的,否则,少女便笑不出来。少女并非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而是掩映在中门,说明少女对来客的留恋。这里的中门,即近于内室的门。下句的“梅子”一词,来自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意。少女不但没有立即逃入内室,而且还“手搓梅子”,进一步说明来客是少女爱慕的人。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语言也十分凝练,有很强的表现力,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把少女的性格、神态、感情和心理活动,刻画得极其生动、细致、逼真,令人叹服。这首诗以其较高的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世的创作,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曾演化此诗诗意,作了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