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滩(1)


宰嚭亡吴国(2),西施陷恶名(3)。浣沙春水急(4),似有不平声。

【译诗】宰嚭灭亡了吴国,西施落下了骂名。春来浣沙水流急,声声好似鸣不平。

【解析】历来咏西施的诗,多把吴国灭亡的原因归咎于女色,因而西施就得承担罪名。这些诗从“女人是祸水”的传统观念出发,无不责怨西施。但本诗却破除了上述的传统观念,正视历史事实,为西施鸣不平。首句单刀直入,一语道破历史真相,是太宰嚭使吴国灭亡。但在历史上,却把吴国灭亡的原因强加在西施的头上。二句即为西施鸣冤翻案。“陷”字含有诬陷之意,只着此一字,就为西施洗清了千古以来背在身上的罪名,也在暗中抒发了诗人的愤愤不平之情。三、四句寄情于景,由议论转入抒情。“浣沙春水”,当年曾与西施朝夕相伴,也与西施最相知,西施千载蒙冤,春水为之不平,每当春潮奔涌,那湍急的流水声似乎在向人间诉说这世事的不公。当然,流水本无情,这里诗人是借水声倾吐心声。此诗立意新颖,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写法上也别具一格,将叙事、议论、写景、抒情有机地结合一体,相互渗透,水乳交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