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雨》


[叨叨令]一会价紧呵(1),似玉盘中万颗珍珠落(2);一会价响呵,似玳筵前几簇笙歌闹(3);一会价清呵,似翠岩头一派寒泉瀑(4);一会价猛呵,似绣旗下数面征鼙操(5)。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6),兀的不恼杀人也么哥!则被他诸般儿雨声相聒噪(7)。

第四折(选)

白朴

这雨声一会儿紧啊,就好比大珠小珠落玉盘。一会儿响啊,就好比玳瑁筵前唱歌奏乐闹吵吵。一会儿清啊,就像那高山翠岩一脉塞泉轻轻向下落。一会儿猛啊,就像那绣旗下数面军鼓一齐敲。这好不恼煞人也哦,这好不恼煞人也哦!我只被它各种各样的雨声闹了一宵。

唐肃宗至德初年,明皇自蜀中回长安,退居西内,每日思念杨贵妃。一次梦见贵妃,醒后只听得“那窗儿外梧桐上雨潇潇,一声声洒残叶,一点点滴寒梢”。雨滴梧桐,是最足以表现忧愁的意象。唐诗人孟浩然曾有“疏雨滴梧桐”的断句,温庭筠亦有《更漏子》词云:“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此曲则借鉴前人名句,用雨打梧桐表现唐明皇晚年独居西内思念杨贵妃的心情。

作者用多种多样的比喻,从不同的角度,描绘雨滴梧桐的声音。这雨声完全被感情化了,诗化了。梧桐雨既是主人公内心忧伤的外在体现,又是他抒发幽怨的客观对象。情景交融,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悲剧氛围。因此明人孟称舜说他:“只说雨声,而愁恨千端,如飞泉喷瀑,一时倾泻。”(《新镌古今名剧·酹江集》)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则称“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而[叨叨令]一曲则为全剧中画龙点睛之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