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景楼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1)。山远横眉(2),波平消雪,月缺沉钩。桃蕊红妆渡口(3),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4),我宿孤舟。
双调
周文质
一江春水滔滔东流。天宇空阔,白云悠悠,树木苍茫,飞鸟远逝。远处青山如蛾眉横卧,水面风平浪静、波光粼粼,天空中一轮缺月如钩。艳红的桃蕊点缀着瓜洲渡口,雪白的梨花映照江头。何处是离愁别绪?人在高楼上送别,我独自夜宿孤舟。
多景楼,位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上的甘露寺内,是宋代郡守陈天鳞在唐代临江亭的故址上修建而成。楼正处长江边岸,所以成为历来人们登高远眺观赏风景的旅游胜地。这首小令是作者的登楼观景之作,抒发了离情别绪。
小令前八句均为写景之句,多层次、全方位地描写了登楼所见。楼临江边,作者登楼之时恰是生机盎然的春天,他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滔滔东流的一江春水。放眼望去,又见天宇浩渺,白云悠悠,树木苍茫,飞鸟远逝,一派雄浑阔大的景象。紧接着三句,用三个比喻,由远及近、形象贴切、十分细腻地表现了夜幕笼罩之下景物的静谧、深邃。然后又将视线转向“渡口”、“江头”,以色彩的映衬、对比,描画出一幅迷离雅致的境界。当作者一再沉迷于自然美景之中时,他终究不得不面对别离。一句“何处离愁”的发问,将曲意由景转入情,接下来对“人别层楼”的追忆,既点明了题旨,“我宿孤舟”更是点题之句。这三句又与前面极力渲染的美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强化了离愁之深切。优美的曲词,比喻的妙用,也为该曲增色不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