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原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原文作者】:郑燮

【鉴赏】:

这首题画诗歌颂生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简直像一头猛兽一样,“咬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经历了千种磨难,万般打击,依然坚劲不屈。不管你刮什么风,它决不随风倒。

实际上,是郑板桥将竹子人格化了,喻指为人要有骨气,要讲究气节,在任何恶势力面前,决不弯腰屈膝。

这类歌颂劲竹的题画诗,郑板桥做了很多,虽然总的精神都是赞颂竹子坚贞不屈的傲骨和斗争精神的,但由于每首具体着眼点不同,因而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色,颇耐吟味。比如上面这首,运用“咬住”一词,形容劲竹根极深固,非常生动贴切。下边再举几首。如《题画竹》: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以“秋风”的“惯作狂”和竹子的“挺然相斗一千场”作对比,通过夸张的数字表现竹子的坚劲。又如《题立幅竹》:

  老老苍苍竹一竿,长年风雨不知寒。

  好教直节青云去,任尔时人仰面看。

通过“时人仰面看”来烘托竹子直节凌云的雄姿,相当生动有力。又如《题竹石图》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垂,风吹不折!

突出“压不垂”、“吹不折”,写得简劲有力。又如《题墨竹扇面》:

  一二十片叶,三四两竿节,

  可以耐风霜,亦可欺冰雪。

竹子“耐风霜”、“欺冰雪”的品性是靠稀叶疏节来表现的,诗画互补,相得益彰。又如《题竹石图·乾隆癸未二月写似碧岑老世兄》:

  竹石相交万万年,两家节介本天然。

  请看十月清霜后,一种苍苍笼碧烟。

干脆直接以竹子经霜后“苍苍笼碧烟”的美姿来赞人赞己之晚节,十分得体。再如《题竹十二则》之五:

  心秉虚兮节挺直,啸傲空山人弗识,

  任他雨露又风霜,四时不改青青色。

抓住竹子心虚节直、誓不改色的典型特征来赞其傲骨,寓意隐而不露,读者自然会心。

郑板桥对于竹,由于爱之切,玩之深,所以横抹竖写,无施不可,均能得竹之神韵。称郑板桥为写竹之圣手,我们认为是一点也不算过分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