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石榴花


【原文】:

密幄千重碧,疏中一拶红。

花时随早晚,不必嫁春风。

【原文作者】:[元]杨维桢

【鉴赏】:

杨维桢(1296-1370),浙江诸暨人。诗风奇诡,有“文妖”之称。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这首诗以石榴花开花有其一定的时节,说明任何事物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必强求。

诗中开头两句具体描绘石榴花叶茂花盛的景象。绿叶红花十分动人。“密幄千重碧”,状树叶之茂密。“幄”,指帐幕,一层层的密密的花叶象是帐幕,比喻形象、新颖。用“千重碧”,既写出了花叶的繁茂,又描绘了花叶绿得可爱。红花还需绿叶扶持。写叶是为了衬托下句的咏花。“疏中一拶红”,言榴花之艳丽可爱。“拶”(zǎn),刑具名。旧社会施酷刑,用绳联五根小木棍,套入手指收紧,称“拶指”,诗中用“拶”来形容石榴花萼,不仅形似,而且鲜红的色彩也表现了出来。比喻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古诗中形容石榴花的鲜红色彩,不乏佳句,如“似火山榴映小山”(杜牧:《山石榴》),“深色胭脂碎剪红”(施肩吾:《山石榴花》),“猩血谁教染绛囊”(张弘范:《榴花》),这些诗句中用“火”“胭脂”“血”来形容石榴花的红色,虽尚形象,却不新鲜。而用“一拶红”,由于“拶”是酷刑刑具,令人自然联想到受刑者五指所染鲜血。此类联想,出人之所料,实为诗风“奇诡”的表现。

诗中三、四句在前两句具体描绘的基础上,发挥议论,点明主旨。“花时随早晚,不必嫁春风。”不同的花,开花各有时节,桃李媚春,秋菊傲霜,腊梅却在严寒的季节开放。各有各的特性。“五月榴花照眼明”(朱熹),在炎热的夏日,榴花红得撩人,惹人喜爱,它并没有像桃李那样赶在春天开放,它顺乎自然。“随早晚”表现了其超然洒脱的风貌,不像那些“嫁春风”的桃李,孜孜以求。一个“嫁”字,表达了诗人对趋时附炎者的蔑视,含讥讽之意。

这首诗“以理语成诗”,把为人处世的哲理寓于石榴花开有其时节而不愿委嫁春风的形象描绘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