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原文作者】:[唐]陈子昂
【鉴赏】:
这首诗的意思是:逢到好的时机,就可以受到重用。说明各个朝代并不是缺少有才干的人,只有郭隗幸运,被燕昭王看中筑台拜相,并筑起了招纳天下贤士的黄金台。
隗君,就是郭隗。战国时燕国人。《史记·燕世家》载:燕昭王发奋图强,欲招贤纳士,向郭隗问计。郭隗讲了治国必须广为纳贤的道理,并对燕昭王说:“请自隗开始。这样贤于隗的人,就会不远千里来到燕国了。”于是昭王为隗筑宫室而尊为师,以礼相待。结果,乐毅从魏国来到燕国,邹衍自齐国来到燕国,剧辛来到燕国,许多贤士都相继来到燕国,燕国很快强大了起来。“黄金台”,即燕昭王听取郭隗建议后,在燕国(今河北易县东南)筑起招贤台,置千金于台延请天下贤士,故称“黄金台”。后世即以“黄金台”作为招贤标志。
治国需要人才,这是历代统治者都意识到的。“历代非无才”,人才是大有人在的,只是缺乏“识才”的人。如无伯乐,则千里马也只有老死槽枥之间;更有甚者,还有的人妒才、忌才,不择手段打击、摧残人才。因此陈子昂提出了“逢时”为贵的问题。隗君为燕昭王所赏识,为之筑了黄金台,这是“幸”事,是逢了时。这首诗从人才得以发展的客观条件方面讲,要生得逢时,实是对封建社会埋没人才的抗议。我们说,从用人的方面讲,要识才、重才;从人才的方面说,还要“识时务”、“造时势”,即冲破阻力,改变局面,以自己的才干去创设好的“时”,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这只有当人才具有了自主意识和打破了思想桎梏才有可能。“有才必有用”,从根本上说还是符合规律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