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巧体之一。全篇以前人成句为主,不能合调之处,则以辅助性的文字或加衬字以足之。这种曲体的名称见于杨慎妻黄峨的《杨夫人词曲》。作品如元妓的〔鸿秋〕:“到春来梨花院落溶溶月,到夏来舞低杨柳楼心月,到秋来金铃犬吠梧桐月,到冬来清香暗渡梅梢月。呀,好也么月,总不如俺寻常一样窗前月。”但此曲除了是足古体外,又兼为通篇叶同一字韵的独木桥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