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同车


【原文】:

有女同车,

颜如舜华。(鲁舜作蕣。)

将翱将翔,

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

洵美且都。

(翔、姜,阳部。车、华、琚、都,鱼部。)

有女同行,

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鲁将作锵。)

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

德音不忘。

(行、英、翔、将、姜、忘,阳部。)

【译文】:

姑娘和我同在车上,脸儿好像木槿花。身态轻盈似翩翩,华美佩玉有多样。她是美丽的姜家大姑娘,真的漂亮又大方。

姑娘和我同行路上,脸儿好像槿花红。身态轻盈似翩翩,华美佩玉声锵锵。她是美丽的姜家大姑娘,品德美好不能忘。

【评介】:

《有女同车》二章,章六句。关于此诗主旨,《诗序》说是刺郑太子忽。因忽曾有功于齐,齐侯欲以女嫁之,女贤而为忽所拒不娶,后忽因无大国之助,被其臣逐而奔,故“国人刺之”。三家诗无异义。然诗中无据。朱熹《诗集传》则云“此疑亦淫奔之诗”,虽为道学家之语,然而说出其为爱情民歌之旨。现代研究者多认为是男子爱慕同行女子的恋歌。据《毛传》释“有女同车”为“亲迎之车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也说“有女同车,实陈亲迎之礼”。在古代婚制方面,“亲迎”为“六礼”之一,即新郎亲迎新娘且御车,《仪礼·士昏礼》有“婿御妇车授绥”之句。比较诸说,其中囿于美刺附会者不可取;细味诗意,则此诗当为迎娶赞美新娘之歌(诗意与前之《女曰鸡鸣》有内在之联系,可参看)。

诗为新郎迎娶新娘所唱,重在赞美新娘美貌美德,从而抒发了喜庆欢乐之情,这也是一首表达婚爱题材的民歌。诗写出了真挚的情爱,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表现出古人的审美观念。当然,对新娘服饰是理想化了的描写。“孟姜”也是泛指美女,不能以此断定此诗是描写“贵族女子”(也不能附会为齐侯以贤女欲嫁郑太子忽之类),作为民歌,还是歌唱平民之事的。

诗以描写见长。明孙《批评诗经》云:“状妇女总不外容饰二字。此诗艳丽则以‘同车’‘翱翔’等字点注得妙。”确实诗既有细致的静态描写(如“颜如舜华”),又有很传神的动态描写(如“将翱将翔”),直使其人呼之欲出;加之绘声绘色之笔,令人产生丰富联想。朴质之中出神入化,正是民歌的魅力所在。诗中摹写女子轻盈体态“将翱将翔”,映衬着女子心意愉扬和观者的悦羡,与后世曹植《洛神赋》中写洛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可见此诗对后世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